【关注】《襄阳都市圈发展规划》解读
发布时间:2023-03-15 15:36:18 发布人:阿宁 浏览次数: 2136
3月13日


襄阳都市圈发展协调机制办公室
对外发布《襄阳都市圈发展规划》

襄阳都市圈包括:襄阳全市域,国土面积为1.97万平方公里,2021年末常住人口约527.1万。襄阳都市圈分为核心区和紧密区,核心区为中心城区,紧密区为市域内除中心城区外的区域。辐射带动区为十堰、随州、神农架。联结协作区为南阳,宜荆荆都市圈,武汉、西安、郑州、重庆、成都等城市都市圈。


微信图片_20230315153858.jpg






做大做强中心城市


力争到2025年,中心城区人口达到190万,到2035年,中心城区建设成300平方公里、300万人口的现代都市。


提升交通联结力,优化枢纽布局


客运方面构建“三主两辅多点”客运枢纽体系。

  • “三主”为刘集机场、襄阳东站、襄阳站;

  • “两辅”为襄州站客运枢纽、襄阳南站客运枢纽;

  • “多点”包括樊西汽车客运站、汽车客运中心站、汽车客运东站、汽车客运南站、高铁汽车站等汽车客运站。


货运方面“两核三片”为突破点,完善货运枢纽及配套设施建设。

  • “两核”为公铁联运枢纽、小河港铁水联运枢纽;

  • “三片”为樊西公路物流枢纽、刘集航空物流枢纽、东津综合物流园。



强化枢纽建设


打造襄阳东站为综合型高铁枢纽,承担主要对外高速铁路出行功能。


有序推动其他客运枢纽建设。提升襄州站综合枢纽功能,疏解襄阳南站货运功能。


重点打造公铁联运枢纽。发挥襄北编组站货运优势,利用郜营站服务本地货运需求。


强化小河港铁水联运枢纽功能,尽快启动小河港铁路支线建设,充分预留远期发展空间。


壮大樊西公路港,以传化公路港为基础,推动新增物流园区集聚建设。稳步提升刘集机场货运功能,完善配套设施及物流空间。建设东津综合物流园,积极发展特色化专业化物流。


稳步提高其他货运枢纽水平。稳步发展唐白河港区,建设浩吉铁路襄州北站物流园、襄州双沟农副产品物流园、襄城余家湖物流园、襄州经开区电商快递物流园,形成城区全覆盖的物流发展支点。



壮大枢纽经济


全力推进多式联运枢纽建设。


发挥襄阳北公铁联运枢纽优势强化铁路枢纽经济聚焦襄阳南小河港铁水联运枢纽发展港口经济;围绕刘集机场,稳步发展空港经济


以站城融合与TOD发展为导向,优化枢纽周边功能布局与用地开发,促进形成新的城市增长极。


稳步推进襄阳东站周边开发建设;探索襄阳站、襄阳南站综合开发;结合市域(郊)铁路及城市轨道站点,探索TOD发展模式



完善中心城区交通网络


强化中心城区道路网建设。


加快构建中心城区骨架路网,实现重大交通枢纽半小时可达基本覆盖中心城区。


以准快速路“新内环”和滨江区域“生活环”为主体,高标准建设交通性干路系统。以立交化为主要手段畅通城区主要堵点,打通城市微循环网络。完善旅游交通网络,顺畅衔接滨河、沿山旅游公路。


提升绿色交通品质。推动公交专用道网络建设,构建大站快车网络,完善无障碍设施建设,打造城市绿道网络。


提升产业竞争力

壮大龙头产业,提升中心城市产业层级,打造国家先进制造业基地。


着力提高中心城区制造业产业链牵引力,引进和培育企业总部、龙头企业、头部企业研发中心;大力推动中心城区产业链提升,培育“链主”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


聚焦“144”产业集群,构建“一核四片”制造业产业园。

  • “一核”为以汽车产业园和深圳工业园为核;

  • “四片”为高新技术和航空航天工业园、东津产业园、余家湖工业园、小河港区产业园区。


加快提升新能源汽车占比,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培育壮大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抢占能源和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先机。


提高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建设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打造全国性农产品交易集散中心。


以农业产业化发展为重点,加强重点农业产业链和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培育,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等建设。


全面提高中心城区农业影响力,发挥电商基地示范作用,加快农产品寄递物流体系建设,整合中心城区物流资源,大力提升农产品交易集散功能,赋能区域农业产业化发展。


优化布局、整合资源并提档升级,配套完善产品展示、冷链仓储、电子结算、检验检测等功能,逐步实现“运全国、配全国”


近期结合电商基地和襄州农产品加工产业园等既有基础,打造农产品交易集散中心。


中远期充分利用铁路优势,建设襄北铁路物流基地一体化交易集散主中心。


提升创新驱动力

提升创新能级,加强“一核三城”建设,打造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


突出襄阳高新区“一核”创新驱动,以襄阳高新区为创新驱动核,打造产业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主平台、科技企业与新兴产业培育主阵地、体制机制改革与协同发展先行区。


推进与自贸区联动发展,围绕科技管理、人才评价、科技金融、新业态监管等方面深化改革创新与先行先试。


高标准规划建设“三城”聚力打造襄阳(高新)科技城、襄阳(东津)科学城、襄阳(尹集)大学城

  • 襄阳(高新)科技城着力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基地。

  • 襄阳(东津)科学城着力打造高能级科教融合创新中心。

  • 襄阳(尹集)大学城着力打造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养高地。


加快高能级创新平台载体建设,增强原始创新策源能力。


大力引进国内外高端创新资源,加快推进生物样本库、毫米波雷达应用研发中心、湖北省航空装备综合型技术创新平台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


深入推进招校引院战略,面向全国引进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设立各类研究机构,布局一批交叉融合创新平台。


提升城市辐射力

多措并举集聚人口,明确2035年中心城区服务人口规模达到300万目标的实施方案。


通过产业转型升级、优质教育建设、人才引进、保障性租赁住房配置等方式多措并举增加人口。


按照宜居、韧性、智慧的要求,推进中心城区建设,提升公共服务能级。


明确“环洲四城”各片区功能分工,实现片区功能差异化,强化区域性服务功能,提升人口和产业承载能力。


提升东津新区产业、科研、会展等功能,打造“产城融合”示范区、省域副中心城市新中心


做优襄城区文化、生态功能,打造宜居生活样板区和全域旅游核心示范区


做强樊城区商贸流通功能,打造商贸商业中心和先进制造业基地


推进高新区产业功能与襄州城区、中心城区一体化发展,推动产城融合。


中心城区形成中心突出、分级明确、服务均衡的“一主两副”城市中心体系

  • 主”为远期建设的东津城市主中心,以区域性商务、企业总部、商业、文化交往等功能为主;

  • “两副”分别是诸葛亮广场市级商业中心、庞公市级副中心


补全城市各级设施,建设全龄友好城市。


完善区域、市级公共服务设施,服务都市圈,兼顾鄂西北。


集中力量高标准建设东津城市新中心,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倾斜资源与政策,集中力量建设东津新区城市新中心。

统筹建设时序,盘活存量做强新区。

聚力大抓产业,激发产业发展辐射带动作用。

打造标杆示范,增强襄阳中心城市吸引力。


提升环境吸引力

充分彰显城市人文历史底蕴。保护汉江—襄阳古城—樊城旧城“一江双城”的格局。


重点保护“一洲三山,一江两河”等生态富集区域:

  • 鱼梁洲定位为城市生态绿心。

  • 对岘山、隆中山、鹿门山的保护。

  • 汉江、唐白河、小清河岸线保护,推动滨河岸线贯通,推进滨水地区有机更新。


重点构建“一带一洲、三山三城”的魅力襄阳空间格局:

  • “一带”是以汉江为带,串联沿线文化资源、自然生态资源,建设汉江风情带。

  • “一洲”是将鱼梁洲打造为城市休闲游憩的生态绿心。

  • “三山”是加强对岘山、隆中山、鹿门山的生态文化资源利用。

  • “三城”是以襄城古城、樊城旧城、邓城为核心,展示历史文化魅力。


提升城市颜值,围绕山水文化空间着力实施“四个度”的管控和引导:


限制“高度”,增加“热度”,提升“宜居度”,体现“开敞度”。


以控制成本为核心,以深化改革为引,持续深化一流营商环境建设。持续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依法办事的法治环境,持续推进优化营商环境体制机制建设。


以群众为主体开展美好环境和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做实社区基本单元,依靠群众共同缔造美好环境和幸福生活。深入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推进美丽城市建设。



促进都市圈一体化发展


围绕“壮圈”,从基础设施、创新与产业、城乡融合、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五大方面,促进都市圈一体化发展,提高共建共享水平,增强都市圈自我发展能力。



共建高效智慧的基础设施网络

一、打造外联内畅的综合交通枢纽

1.以枢纽建设为重点,提升全域发展能级

规划形成“一主五辅”的都市圈客运枢纽格局。

  • “一主”为中心城区以襄阳东站、襄阳站、刘集机场为核心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 “五辅”为枣阳综合枢纽、宜城综合枢纽、南漳综合枢纽、保康综合枢纽、河谷组合枢纽。


“两核多点”为突破,强化都市圈货运枢纽建设。

  • “两核”为公铁联运枢纽、小河港铁水联运枢纽;
  • “多点”为樊西公路物流枢纽、刘集航空物流枢纽、东津综合物流园、枣阳公铁联运中心、宜城公路物流园、南漳公路物流园、保康公路物流园、老河口公铁物流园、陈埠临港物流园以及谷城公铁物流园。


2.以提升辐射力为目标,完善都市圈交通网络

加快都市圈交通网络直连直通,提升中心辐射带动能力。

重点构建直连直通快速化公路网络。

打通都市圈基础联通网络。

推动都市圈公交一体化。

稳步形成轨道上的都市圈。


3.以提质增量为路径,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巩固铁路通道优势,努力构建“四纵四横”铁路运输网络。

强化多级公路网络。加快完善“四纵三横一环多支”高速公路网络。

建设汉江航运中心。推进汉江梯级开发,打通南襄盆地水运通道;加快现代化港口建设;构建数字化汉江航运信息平台。

打造区域航空中心。推动“一主五通”机场布局建设。


4.以创新机制为保障,推进都市圈一体化融合

提升客运服务品质。推动不同运输方式间票务数据信息互联共享。

培育多式联运运营主体。加快发展铁水联运、滚装运输、陆空联运、江海联运。

推行物流全程“一单制”。推广“一次委托、一次付费、一次保险、一次结算、一单到底”的服务方式。

扩大货运服务经营范围。以稀缺资质吸引周边地区水运货源。

大力发展智慧物流。推进人、货、车(船/飞机)、场等物流要素全面数字化转型。


二、建设泛在智联的数字基础设施体系

推动“汉江云”算力基础设施建设。

推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推动智能终端基础设施建设。

推动基于数字孪生城市的数字公共底座建设。

推动城市数据网络安全体系建设。

推动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标准体系建设。


三、共建高效能源安全保障体系

推进清洁低碳转型。一是严格控制煤炭消费,二是积极扩大天然气消费,三是推进电能替代工程,四是积极探索综合能源利用。

构建多元供给与高效传输体系。推进清洁绿色电力、热力发展,加强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常规能源供给能力。

大力支持储能发展。一是提升常规能源储备能力,二是推进储能示范应用。



共塑创新驱动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一、提高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强化创新引领,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

加强主体培育,推动产业升级跨越发展。

强化人才引领,打造汉江流域人才新高地。

营造创新生态,打造创新创业创造活力区。

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科技创新,强化都市圈内生创新实力,丰富区域科技创新内容。

强化自主创新,推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


二、全面增强制造业竞争优势

大力发展“144”产业集群,推动工业集群化发展。

加强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重点平台建设,提升重点产业平台层级和承载能力。

着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工业品质化、绿色化、开放化发展。全面提升工业发展质效,推动工业品质化发展。着力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推动工业绿色化发展。提升工业对外开放水平,推动工业开放化发展。


三、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加快建设十大重点农业产业链。

着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

大力引进农业产业项目。力争到2025年,农业产业签约、落地、投产项目分别达到1370个、770个、670个。

着力打造农产品品牌矩阵,形成“襄”字号农产品品牌矩阵。

着力打造全国性农产品交易集散中心。


四、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品质

提升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规模化、高端化水平。建设襄阳市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国家级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稳步推进区域会展中心建设。

着力打造汉江流域金融中心。

推进科技服务业发展。

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高品质转变。

引进品牌商超,推进消费升级,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放到核心位置。


五、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推进数字产业化发展,培育发展新优势。

推动工业智改数转,助推工业现代化转型升级。

发展高效数字农业,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转型升级。

深化服务业数字化,促进服务业现代化转型升级。

构建数字化产业新业态,塑造发展新优势。



共构紧密协作的城乡融合格局

一、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稳步提高常住人口城镇化水平。

持续提升城镇化质量。


二、推进“一体两翼”发展

1.加强资源要素联动,推进襄宜南一体统筹

塑造内外联通、多式联运的交通格局。

平衡襄阳市区、宜城、南漳三地产业布局,实现协作共享、优势互补。


2.提升经济产业能级,做实东翼枣阳强劲支撑

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建设全国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百强县市。

坚持极核带动、轴带辐射,构建“一核一带一轴”空间格局。

强化枣阳与随县、唐河县联动发展。


3.加强河谷协同,打造西翼城市组群。

构建“一江贯穿、两带引领、双城临湖”的河谷空间协同格局。

构建河谷“4+N”绿色产业体系。

促进河谷城市组群与丹江口市、邓州市协同发展。


4.优化自然资源转化,促进保康绿色发展

坚持强心聚核,廊道发展,构建“一心两廊”空间格局。

推动保康与十堰、神农架联动发展。


三、以强县工程为抓手推进乡村振兴

做特做优县城,加快推进就地城镇化。

加快三产融合,深度推进县域经济发展。

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共享优质便利的公共服务

一、推动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共建共享

强化优质教育资源引领,打造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标杆城市。

推进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建设区域医疗中心。


二、推动政务服务联通互认

推进政务服务一体化发展。

提升跨域通办政务服务能力。


三、提升社会保障服务便利化水平

推进社会保障一体化建设。

统筹推进就业服务。


四、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加强文物保护与展示利用。

保护传承“2+5”文化遗产群落。

培育六条特色文化线路网络。


五、打造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

加快培育文旅引擎,提升都市旅游能级。做强做大“两古两新”。

创新发展旅游要素,全面提升服务品质。

着力发展“月亮经济”,活跃夜间文旅消费。打造“4+N”的夜游地标。

优化统筹全域旅游,实现高质高效转型。

加强特色资源整合,打造精品旅游线路。



共保绿色美丽的自然生态环境

一、明确安全底线

明确水安全底线、水环境安全底线、粮食安全底线、生态安全底线、大气环境安全底线。


二、提高生态系统完整性

建立生态保护管控体系。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构建全域生态格局,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

实施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修复。开展水系生态保护与修复,加快推进林业重大生态工程,加强水土流失和石漠化综合治理,推进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


三、增强水系统保障能力

织密配置网络,促进水资源时空平衡。

完善保障体系,增强洪涝应对能力。


四、推进环境综合治理

实施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

系统推进大气污染治理。



推动区域协同发展


强化襄阳都市圈对辐射带动区的引领作用,提升产业、公共服务等对“襄十随神”城市群其他地区的辐射能力,加大产业链上下游、文旅、教育医疗等领域合作力度。



带动“襄十随神”城市群发展

到2025年,“襄十随神”城市群地区生产总值总量达到1.2万亿元,城市群内铁路通车里程达到383.7公里,机场国际和地区通航城市数量达到26个。


一、构筑轴带式协同发展总体格局

以襄阳都市圈为核心,形成“一轴一带一核五组群”的轴带式协同发展总体格局。

  • “一轴”为汉十协同发展主轴;

  • “一带”为沿汉江城镇发展带;

  • “五组群”是指以中心城市、支点城市为核心,共同构建的城镇组群,包括襄宜南组群、丹河谷组群、随枣组群、十郧郧组群、神保房竹组群


二、打造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深度融入全省“51020”产业体系,共同扩容提质支柱产业。共同打造汽车制造产业集群、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加强产业园区布局建设。

构建创新创业共同体。以襄阳高新区、襄阳经开区、十堰经开区、随州高新区为龙头,共同争取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

探索“飞地经济”合作模式。


三、融合营造国家级魅力景观区

共同塑造旅游品牌。

优化旅游集散体系。

落实8条精品旅游线路。


四、打造“一个国家级、两个区域级”综合交通枢纽

加快构建东西南北四向拓展、人物资信四流融合、铁水公空四网互联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打造一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两个区域级综合交通枢纽。

打通一批区域瓶颈路,加强后续规划跨区域高速、国省干道的衔接。


五、建设高水平开放新高地

搭建开放合作平台。

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格局。


六、共促教育文化体育事业发展

统筹教育资源跨市配置。

统筹推进“襄十随神”文化和旅游联盟建设。

优化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布局。

加强体育赛事和户外运动资源统一规划开发。


七、共建共享优质医疗卫生与应急救援资源

建立医疗卫生方面的跨区域协调机制,推进城市群卫生医疗体系建设。

优化区域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创新医疗服务共享模式,促进医疗服务均质化发展。

围绕襄阳建设鄂西北省级应急救援基地。


八、共同保护“一江一库、两屏三山”区域生态格局

构筑汉江生态廊道。

加强丹江口水库及沿库区生态治理保护。

共同保护秦岭—大巴山、桐柏山—大别山生态屏障。

加强神农架、武当山、大洪山名山保护。



协同宜荆荆都市圈发展

促进与宜荆荆都市圈产业分工协作。

加强襄荆荆宜城市通道大气污染协同治理。

加强与宜荆荆都市圈交通协同发展。



共建襄南双城经济圈

一、构建产业协同发展体系

中部突出中心城区的引领作用,打造襄南产业发展主轴。

东翼以“枣阳市+唐河县”为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

西翼以“河谷城市组群+邓州市”为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


二、共建文化旅游发展格局

构建“一轴两核三带多片”襄南文化旅游发展格局。


三、推动交通设施互联互通

完善襄南区域对外通道格局。

整合交通设施,完善襄南交通多式联运体系。


四、推进生态环境联保共治

提升区域生态格局,共推生态系统一体化修复。

推进唐白河流域跨区域协同治理。

完善襄南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


五、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推进政务服务跨域通办。

推进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对接。


六、强化组织实施

建立跨区域领导协调机制。

积极推动襄南双城经济圈纳入国家战略。



承接省会/直辖市都市圈辐射

承接武汉、西安、郑州、重庆、成都等城市都市圈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积极对接科技、人才、教育等资源,促进汽车、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航空航天、军民融合等高新技术产业分工协作。



我想说: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