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建立党支部 治理水平大提升
发布时间:2019-12-31 15:46:36 发布人:呷浪 浏览次数: 2013

厦门市坚持在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中先行先试,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特点规律,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城市基层党建“1+7”文件体系,有力促进党领导城市工作水平整体提升。


党建引领小区治理是其中的一个创新亮点,其主要做法是将党建引领小区治理纳入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系统工程,将战斗堡垒直接建立于居民小区、群众之中,充分发挥小区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建立党支部领导下的小区业委会、业主监督委员会和物业服务机构等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体系,切实加强党对城乡社区治理的领导。在城市小区建立党支部,将党的领导植根于城市基层最末梢,植根于小区居民群众之中,带领群众依法管理基层社会事务,实现了党领导社会治理、依靠群众加强社会治理的良性互动。


通过开展党建引领小区治理,小区居民与物业管理企业之间、居民与居民之间的矛盾纠纷明显减少,小区的综治平安、环境卫生、车辆停放、垃圾分类等治理状况大为提升,党员干部在小区的模范带头作用得到体现,党员干部8小时以外的管理监督得到加强,群众切身感受了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和他们自身利益的高度一致性,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实,支持、配合、参与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自觉性空前高涨,对党的感情进一步加深,党对社会治理的全面领导落到了实处。


一、背景与起因


厦门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大力推进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创新,切实加强党对城乡社区治理的领导,将党建引领小区治理纳入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系统工程,努力构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局面。


在城市化快速发展进程中,小区作为居民生活的基本场所,作为城市治理体系的末梢单元,越来越成为城市基层治理的重要领域,小区居民聚集、需求多元、事务繁多、矛盾频发,加强小区治理迫在眉睫。当前,由于城市发展,社区中的居民小区越来越多,平均每个社区1-2平方公里,一般辖区内有小区五至十二个,总人口数千至十多万,社区党组织以现行组织架构、职责要求、人力物力和工作模式,已经难以对人口众多、素质不一、需求各异的社区居民治理实施高效顺畅的集中领导,导致社区治理对小区的覆盖空白较多,多数小区处于低级自治状态。当小区缺乏党组织坚强领导核心时,业委会和物业服务公司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十分突出,成为各种矛盾纠纷和群众意见较为集中的领域。厦门市通过开展党建引领小区治理,将战斗堡垒直接建立于居民小区、群众之中,努力构建党支部领导下的小区业委会、业主监督委员会和物业服务机构等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现代治理体系,使党对社会治理的全面领导落到实处,使长期以来由于小区治理缺乏监管和部分业委会不作为、乱作为造成的小区环境脏乱、设施损坏、车辆乱停、纠纷频发等突出问题得到较好解决,城市宜居度得到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攀升。


二、做法与经过


厦门市党建引领小区治理大致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17年4月前,属于萌芽探索阶段,主要是各区对城市化加速发展中党建引领小区治理进行自发的探索,取得一些初步成果;第二阶段为2017年4月至11月,属于启动展开阶段,主要是深入调研,加强顶层设计,将党建引领小区治理纳入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指导湖里区试点探索并向全市推广经验。11月在厦门召开全省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党建引领小区治理是突出亮点。第三阶段为2017年11月至今,属于全面推进阶段,主要是落实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国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推进会精神,将党建引领小区治理作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重要突破口,以重点突破推动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迈向新台阶。


(一)加强顶层设计。2017年,厦门市委出台《党建引领小区治理实施意见》,在街道成立小区治理领导小组,社区成立小区治理事务中心,加强和改进街道、社区党组织对小区治理的领导;小区建立党支部,领导小区治理;明确在职党员向小区党支部报到,参与小区治理;将干部在小区的表现作为政治考核内容,将党建引领小区治理纳入文明创建考评,作为“厦门党建e家”加分项目,调动党员干部群众参与小区治理的积极性。制定小区党支部建设、业委会建设、物业管理、小区行政执法等办法或规程,加强对小区事务监督。加强小区公建场地资源整合,建好小区党群之家,作为小区党支部、业委会和居民共同的议事场所、服务场所、活动场所。参照全市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建设标准,向小区党支部书记(非财政供养人员)每月发放300元工作补贴,并相应下拔党支部创建经费和党员活动经费。


(二)建强领导核心。建立小区党支部并将其建成战斗堡垒,是党建引领小区治理的核心。根据城市小区党员分布情况,建立建制性或“兼合式”小区党支部,优先推选群众信得过、服务有本事、治理有办法的在职、退休党员领导干部担任支部书记,吸收小区在职、退休、流动党员参加。同时,推选社区工作人员担任小区党支部副书记或组织委员,协助开展工作。小区所有党员均进入支部,以楼幢分布下设党小组。赋予小区党支部领导小区治理为重点的工作职能,明确通过对小区业委会、业主监督委员会及老人协会等群众组织和业主的领导,推动小区治理。以街道为单位探索建立小区党支部具体职责和建设要求。全市统一部署,组织在职党员到居住小区党支部报到,积极完成小区党支部领导下的小区治理任务。未组建党支部的小区,在职党员先到社区党委报到,登记必要信息,加强沟通联系。街道、社区依据党员报到情况,一方面抓好小区党支部组建,一方面向报到的在职党员明确参与治理的职责。


(三)引领小区自治。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加强对业委会组建换届运作等工作的领导,把党组织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担任业委会、业主监督委员会负责人,去年以来组建和按时换届的370多个小区业委会,全部实现组织意图。牵头建立小区治理中的议事协调、服务评价、纠纷调处等机制,组建小区事务听评会、小区共建理事会、小区老人协会等小区群众组织,共议共商小区建设大事。依托小区党群之家,发挥小区党员干部思想引导、心理疏导、政策咨询和专业调解能力等优势资源,直接帮助居民解决问题、调解纠纷,把矛盾化解在小区。统筹组建业主监督委员会,履行监督职责,组织审计公维金、场地出租和广告收入等,较好解决了小区公共资金“随意花”或“睡大觉”的问题。在小区党支部推动下,业委会等小区群众组织和小区警察、法官等工作人员共解决乱停车、乱搭盖、乱堆物品和物业费管理等矛盾纠纷4230余起。


(四)直接服务群众。小区党支部通过组织党员定期入户了解,设置征集意见栏和全覆盖建立小区微信群,定期收集居民服务需求和意见建议,推动业委会、业主监督委员会等分类研究,提出解决方案。协调上级党组织下沉服务资源,选派社区干部直接到小区上班。充分发挥居住在小区的警察、医生、城管、律师等作用,让小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最细致的服务。在每个小区建设小区党群之家,广泛开展治安巡逻、纠纷调解、垃圾分类宣导等服务。凯悦新城小区党支部带领党员亮出身份,组建“七彩志愿服务队”开展垃圾分类、洁净家园等志愿服务活动数百场。达嘉馨园小区党支部利用党群之家每周开展义诊、家电维修、书法教学等服务,受到居民欢迎。


t01fdb3a891e523f63f.jpg


(五)广聚社会力量。充分发挥各类社会力量的优势和作用,与小区开展结对共建,为小区提供帮助支持,促进共建共治共享;积极发动社会组织与专业人士,根据小区需要,在生活服务、公益慈善、文体活动、纠纷调处等方面加强专业指导;注重引导小区人大代表、机关干部、老党员、贤达人士等各方面发挥所长,广泛参与志愿服务,积极为小区治理做贡献。市属国企象屿集团党委与所在街道的老旧小区东辉小区结对共建,象屿集团党委副书记邵蕰默担任东辉小区党支部副书记,实现大型国企优质的党建阵地与普通小区党员的共用共享;丰泽苑小区党支部与社会组织久久爱心志愿服务协会党支部签约共建,小区居民在家门口就可享受到免费理发、健康义诊等服务。


三、成效与反响


通过党支部建在小区上,实现了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创新,提升了党领导城乡治理水平。《中国组织人事报》、《福建日报》、福建《海峡通讯》等媒体作了报道。上海、广东、山东等地来厦考察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时,对党建引领小区治理耳目一新,纷纷点赞。2018年初,厦门市被确定为全国城市基层党建示范引领行动示范市。


(一)强化了党的领导。党支部建在小区上,将党组织链条由社区延伸到小区,实现党的领导末端覆盖,小区治理从“群龙无首”到“核心引领”,小区建设从“简单粗放”到“精准精细”,通过建立健全小区治理议事协调、服务评价、纠纷调处等机制,加强对业委会、业主监督委员会等群众性组织的领导,使得小区群众有了一个凝聚各方、团结战斗的坚强核心,推动上级决策部署在基层贯彻落实,确保小区治理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


(二)密切了党群关系。党支部建在小区上,服务沉到家门口。全市5万多名在职党员到居住小区党支部报到,主动亮明身份,参与小区治理,接受群众监督。在小区开设党员服务站、民情接待室、小区调解室等,使小区居民事有地说、难有人帮、怨有人解,矛盾纠纷不出小区,把党的温暖送到小区每家每户,架起了党同居民群众的“连心桥”。


(三)破解了治理难题。小区党支部带领居民群众依法参与小区治理,推动政府职能部门加强小区治理,督促业委会和物业服务企业提高服务质量,有效破解了垃圾分类、环境卫生、社区安全、违法建筑等治理难题。兴隆新村小区党支部用项目化方式推动解决小区产权不清等问题,把一个经常缠访闹访的小区,变身为美丽家园。信隆城小区党支部针对小区入室盗窃案猖獗的问题,加强防盗教育,并积极协调共建单位改造小区防盗系统,创下多年“零发案”记录。


(四)培塑了城市精神。通过强化政治引领,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厦门六种精神”,发动居民群众制定小区公约,开展“最美人物”评选,广大居民在小区基本做到了遇到事情多商量,有事没事常来往,坏人坏事有人抓,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与人为善、包容礼让,居民群众文明素养显著提升,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彩虹花园小区党支部编创十九大宣讲大字报,提供给几十个小区党支部学习。翔鹭三期小区党支部组织小区开设广播站,每天10分钟宣传十九大知识。万仕嘉园小区党支部大力加强垃圾分类宣传引导,分类正确率达100%。


四、经验与探讨


(一)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随着城市化快速发展,一幢幢住宅楼盘拔地而起形成一个个小区,一处处计划经济时代的单位宿舍区实行社会化管理后转型为小区,来自五湖四海的居民住进小区,这些小区是居民生活的基本场所,也是城市治理体系的基石和末梢单元,治理好以人为核心的小区,就能直接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并在治理过程中提高人的基本素质,整个城市治理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二)有力推进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小区治理遇到难题,根源在于小区业主、业委会、物业服务公司、小区社会组织之间缺少了党的领导核心,抛开党的领导让群众自己搞自治,实践证明不可能成功。只有把基层党组织建强,才能为社会治理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小区党支部带领居民参与小区治理,推动机关、街道、社区的人财物往小区下沉,督促业委会和物业服务企业提高服务质量,有效破解了垃圾分类、环境卫生、社区安全、违法建筑等治理难题。


(三)强化党员“八小时”以外的教育管理。建立“在职党员到居住小区报到”制度,所有机关事业单位党员到本人居住小区报到;“在职党员参加小区党员志愿服务队”制度,每个小区组建1支以上党员志愿服务队,开展“党员认岗位”活动;“区管在职党员在小区党支部接受年度民主评议”制度,作为在职党员年度考核、评优评先和提拔任用的依据;“拟提拔党员干部征求小区党支部意见”制度,考核干部“八小时外”在小区的表现情况。通过组织部门、单位党组织的积极介入,让在职党员到小区报到服务的动力和干劲更足,服务和管理的成效随之凸显。


来源:人民日报


我想说: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