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襄阳市委召开城建工作务虚会,提出了“三年大变化,还市民一个美丽襄阳”的奋斗目标,要求“力争到2020年把襄阳建成品质高、能级升、活力强、形象美的魅力之城”。三年来,全市上下紧紧围绕“美丽襄阳”建设目标,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坚持以人为本、系统思维,努力推进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城市能级、城市面貌、城市生活质量和城市建设质效都有了很大提升。
一、城市发生的美丽变化
(一)城市气质更美。襄阳东站建成投用,襄阳机场T2 航站楼和2600米跑道投入使用,襄阳港“一港双核五港区”总体规划顺利通过,“铁水公空”全方位发展的交通格局全面确立,“七省通衢” 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得到巩固。随着凤雏大桥、新六两河大桥相继竣工,东西轴线、南北轴线、内环提速改造、中环线等一大批重大市政项目全面推进,东津新区、庞公新区、樊西新区、自贸区建设全面发力,城市骨架基本定型,襄城、樊城、东津、高新、鱼梁洲等区域之间更加通联,“一心四城”城市格局进一步确立。这些战略性、支撑性项目快速实施,城市气质得到进一步提升,也将对城市未来发展带来深刻影响。
(二)城市功能更美。市规划展览馆、市民服务中心、图书馆新馆陆续建成投用,市博物馆新馆、文化艺术中心、全民健身中心、游泳健身中心、科技馆新馆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全面推进;襄阳四中新校区建成投用,湖北文理学院迁建、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华中科技大学先进制造工程研究院襄阳研发基地快速推进,高等教育资源日益丰富;市中心医院、一医院、中医院分院区加速布局;华侨城文旅项目建成运营,高220米的襄阳第一高楼民发瑞际酒店成为襄阳新地标,能够辐射鄂西北的教育、医疗、文旅、会展等城市公共服务功能大幅提升。
(三)城市颜值更美。襄城檀溪湖公园等公园游园相继建成,三年新增绿地面积超过1000万平方米;樊城江滩公园、襄城滨江路东延伸景观绿化工程投入运营,中心城区汉江两岸生态景观效果大幅提升;“拆墙透绿”三年行动共拆除改造实体围墙72公里,植绿8万平方米,每年“增花添景”350万株约4万平方米;市区过江大桥实现“一桥一色”,城市色彩更加丰富。“三江五岸”亮化、古城墙亮化、桥梁亮化顺利完成,点亮了城市的夜景,成为襄阳新的城市名片。三年来,市区共整治340条背街小巷,对凤雏大桥两岸、岘首山周边、清河路等8个道路沿线约300栋建筑进行立面改造,对63条主次干道架空线缆进行综合整治,消灭空中“蜘蛛网”和地面“拦路虎”,街道环境更加清爽干净。
(四)城市特质更美。实施襄阳古城保护与发展三年行动,胜利街景观大道经过改造焕然一新,东西大街、北街、古城内环路、绿影壁巷等古城内道路排水、立面景观、绿化亮化工程系统推进,“三水连通”护城河改造项目快速实施,襄阳古城风貌再现。充分挖掘襄阳历史文化底蕴,推进陈老巷街区、管家巷历史文化街区、庞公祠遗迹、谷隐寺等历史文化建筑恢复工程,城市文化底蕴进一步彰显。鱼梁洲环岛景观带顺利完工,面积500万平方米的鱼梁洲中央生态公园加速推进。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鱼梁洲“绿心”两大城市名片成为襄阳独有的特色。
(五)城市品质更美。三年间,市区完成棚户区改造2.4万余套、老旧小区改造300个约5万户,公租房、人才公寓、租赁住房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市区供应商品住房7万余套,“襄阳天下”“新天地”“中央公园”等问题楼盘遗留问题逐步解决,住房保障和供应能力不断提升;打通了春园西路等中心城区36条“断头路”,新建岘山文化广场地下通道等19座风格各异的人行过街设施,利用城市街道边角地带新建10座口袋公园,新建改造了30个标准化菜市场、300余座城市公厕,新增停车位10000余个,出行难、过街难、买菜难、如厕难、停车难等“老大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城市生活品质不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
二、推进“美丽襄阳”建设的启示
在“美丽襄阳”建设的探索和实践中,我们收获了深刻启示,为不断推进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积累了经验。
(一)牢固树立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自觉,是建设“美丽襄阳”的坚实基础。城市建设是打基础、管长远的百年大计,对城市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必须牢固树立建设中心城市的思想自觉和责任担当,时刻以建设中心城市的标准要求自己,从战略的角度去抓定位、抓谋划,以高标准城市定位促进高质量城市建设。近年来城市建设实践证明,正因为有了建设中心城市的自觉,才有了高铁站、飞机场、襄阳港、高速公路等国家重大战略布局在襄阳落子,为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奠定坚实的基础;才能抢抓战略机遇,一次性谋划东西轴线、凤雏大桥、内环提速改造等9个市政PPP项目,撬动200亿元社会资本投入城市建设,为高新、襄州、樊西、庞公、东津打通了发展的大通道,形成“一心四城”广阔的发展纵深,为襄阳在新一轮的城市竞争中抢占先机。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建设理念,是建设“美丽襄阳”的根本遵循。城市美丽不美丽,群众最有发言权。“美丽襄阳”不仅要有外表的“高大上”,更需要暖人心的“家长里短”。只有时刻把群众的需求放在心上,把解决群众困难作为城市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美丽襄阳”才能美在群众的心坎上。近年来,无论是老旧小区改造、背街小巷整治,还是标准化菜市场建设、城市公厕建设、公共停车位建设,无论是把滨江路座椅由金属改为木质,解决露天座椅夏烫冬冷的问题,还是为了不影响群众通行,在道路改造时对每一个环网柜位置现场踏勘科学选址,无一不体现了城市建设中时刻以人民为中心的建设理念。只有真正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到每一个项目上,落细到每一个环节中,“美丽襄阳”才美得更有质量、更有温度。
(三)保持攻坚克难啃硬骨头的扎实作风,是建设“美丽襄阳”的关键因素。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越来越丰富,城市建设也进入了爬坡过坎的攻坚期,需要克服的困难也越来越多,难度也越来越大。只有时刻保持攻坚克难啃硬骨头的作风,敢于迎难而上开顶风船,才能实现城市的蝶变。如果没有攻坚克难啃硬骨头的作风,就不可能仅用两年时间就打通了中心城区多年遗留下来的全部36 条“断头路”,就不可能一年内新建16座风格各异的人行过街设施,就不可能两年完成340条背街小巷整治、300个老旧小区改造、63条道路线缆入地的艰巨任务。只有以“钉钉子”的精神攻坚克难,一步一个脚印啃硬骨头,才能破解长期制约城市建设的难点堵点问题,换来城市面貌的大提升。
(四)建立统筹协调高效联动的工作机制,是建设“美丽襄阳”的重要保障。城市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仅靠住建部门的努力是不够的,需要全市各城区各部门各方面协调配合、共同努力、汇聚合力。近年来,全市上下紧紧围绕“美丽襄阳”的奋斗目标,领导带头督办、部门协调联动、企业积极配合、群众广泛参与。年度城建计划纳入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事项;市“四大家”主要领导、分管领导领衔包保,亲临工程建设一线协调解决问题;市政府每年将一大批城市建设项目列入民生实事高位推进;各城区、开发区和财政、发改、自然资源和规划等部门在项目入库、土地规划、征地拆迁、项目前期研究经费、城建项目共管账户设立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为城市建设高质量快速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来源: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